生态农庄
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处大理州中部,点苍山之西,东与大理市、巍山县相邻,西与永平县、云龙县接壤,南抵保山昌宁县,北交洱源县,总面积1860平方公里,辖4镇5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有彝、汉、白、回等13个民族,2016年末全县总人口105667人。概括起来,漾濞有五大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远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1912年设置漾濞县,1950年属大理专区,1956年随撤区建州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大理市设漾濞区,1961年复置县,198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文物古迹众多。作于3000多年前的苍山古崖画被史学家称为“苍洱文化之源”。2001年,漾濞县被省政府授予“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二是地广人稀,资源富集。漾濞每平方公里有53人。漾濞水资源得天独厚,有河流117条,总量达12.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28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45万千瓦林业蓄积量达725立方米。还有丰富的温泉和矿藏。
三是山川秀美,生态良好。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苍山西坡全部在漾濞境内。漾濞森林覆盖率达79%,绿化率83.1%,被誉为“绿色宝地”“横断山脉南麓的明珠”,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共融的乐土。
四是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平甸线、大保高速公路和320国道及正在修建的大瑞铁路穿境而过,与周边县市连接的公路四通八达。县城距下关29公里,在滇西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是离州府最近的“卫星城”、大理的“后花园”,是滇西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
五是漾濞核桃,驰名中外。漾濞核桃种植历史达3000多年,漾濞核桃以其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油率高、营养丰富而誉满中外。漾濞县被国家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的桂冠。取得了漾濞核桃有机食品认证,注册了漾濞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被中国农业部授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2017年再获“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荣誉称号。